《棋经十三篇》,是宋朝一部在我国围棋发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的著作。
《棋经十三篇》的价值,首先在于它的系统性。我国古典围棋理论,从尹文子和太叔文子算起,中经班固《弈旨》、马融《围棋赋》等,到了敦煌写本《棋经》和王积薪的《十诀〉,才逐渐开始系统化。但真正建立起一个体系的,还要算《棋经十三篇》。这标志著我国古典围棋理论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棋经十三篇》比起以往的围棋理论,在一些重要问题上,论述更加深刻、更加全面了。特别是涉及围棋战略、战术的篇章如棋有不走之走,不下之下,有先而后,有后而先,有始少而终多者,有始近而终远者等等,都是妙绝千古的真知灼见,这是这本书的另一重大价值。
此外,《棋经十三篇》还第一次阐述了棋手的品质作风等问题。书中提出了胜不言,败不语,安而不泰,存而不骄等评价棋手品质作风的标准,认为这关系到一局棋的输赢,关系到棋手水平的提高。这些观点至今还为棋手们所称道。
总的来说,《棋经十三篇》总结了历代下棋的宝贵经验,全面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典的围棋理论。这是围棋史上最重要的理论著作。《棋经十三篇》问世九百年来,历代棋手都受到了它的影响。据《棋经十三篇·跋》的记载,此书一问世,就受到包括刘仲甫在内的宋代棋手的重视,人人皆能诵此十三篇。
附:《棋经十三篇》原文皇祐中学士张拟撰。
《传》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不有博弈者乎?桓谭《新论》曰:世有围棋之戏,或言是兵家之类。上者远其疏张,置以会围,因而成得道之胜。中者,则务相绝遮,要以争便求利,故胜负狐疑,须计数以定。下者则守边隅,趋作罫,以自生于小地。春秋而下,代有其人。则弈棋之道,从来问矣。今取胜败之要,分为十三篇,有与兵法合者,亦附于中云尔。
我朝善弈显名天下者,昔年待诏老刘宗,今日刘仲甫、杨中隐,以至王琬、孙先、郭范、李百祥辈,人人皆能诵此十三篇,体其常而生其变也。古人谓:犹盘中走丸,横斜曲直,系于临时,不尽可知。而必可知者,是丸不能出于盘也。《棋经》,盘也。弈者,丸也。士君子无所用心, 则可观焉。
虎思国学网提示:
① 免责声明:本站为免费公益性网站,旨在弘扬中国传统国学文化,《棋经十三篇》仅供学习研究。
② 为净化网络环境,如果您发现《棋经十三篇》与现有法律有抵触之处,请向我们举报,我们将及时更正,您的热心是对本站最大的支持!
③ 如果您发现作品棋经十三篇有错误内容,请发短信通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
④ 支持作者请到各大书店或网站购买阅读。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立刻删除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