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官陆钟琦为何被革命党灭门?不向暴动者低头

2025-01-11  虎思国学网  阅读 400


 

  根据同盟会“南响北应”的安排,渗透到新军中的革命党开始积极部署。能力强、民望不错的山西巡抚丁宝铨,成为革命党必欲除去的眼中钉。丁宝铨在任内办学堂、兴实业,把山西的改革开放搞得成果斐然,这等于是与革命党争夺民心,岂能坐视?

  倒丁运动

  丁宝铨上报了山西禁绝鸦片,次年(1910年)朝廷派员核实。这下他慌了神,突击补课,派遣2营新军,由其亲信夏学津率领,开往罂粟种植的高产区文水、交城,强行铲除烟苗。突如其来的禁烟,令农民们猝不及防。为了保卫自己的罂粟苗,自然不同意“强拆”。据说,当地农民跪在军队面前,阻挡去路,恳请延缓禁烟。不料,夏学津下令开枪,打死、打伤了100多人。丁宝铨闻讯后,不仅未加制止,反而诬民为“匪”,为夏学津等人奏报请奖,激起全省大哗。

  夏学津在文水、交城制造的惨案,给革命党提供了绝好的机会。革命党趁机发动舆论,同盟会的机关报《晋阳公报》主笔王用宾,在报端对此案大肆曝光,各省报刊也随同跟进。山西的事件终于惊动了北京,御史胡思敬具折弹劾,中央下令直隶总督陈夔龙调查。结果,两县知县被革职、永不叙用,夏学津革职,丁宝铨交部议处。

  同盟会所发动的“倒丁运动”终于获得成功。中央随即宣布,由礼部侍郎陈宝琛接任山西巡抚,却又立即改了主意,陈宝琛被改派毓庆宫,担任宣统皇帝溥仪的师傅,而山西巡抚则挑选了溥仪之父载沣的师傅、安徽布政使陆钟琦。

  陆钟琦绝对想不到的是,他接手的山西,实际上已经是个大火药桶。

  1904年,山西武备学堂的24名学生,被选拔出来保送到日本公费留学,学习军事。尽管朝廷三令五申,不得与革命党来往,但这些人中的大多数最后都成了造反派。阎锡山、温寿泉、张瑜、乔煦、马开崧等等,加入了同盟会。阎锡山还成为同盟会中的核心小组织“铁血丈夫团”的成员。“铁血丈夫团”,简称“丈夫团”,由黄郛、李烈钧等发起,入会者必须是同盟会会员、并在日本学习军事。这是同盟会内的一个小团体,最初只有28名。“丈夫团”的“丈夫”们,不仅成为各地辛亥革命的骨干,而且也成为日后的大军阀,其中的大腕除了阎锡山之外,还有黄郛、李烈钧、程潜、赵恒惕、张群、蒋作宾、唐继尧、蔡锷等。

  阎锡山在1909年4月毕业回国,担任了山西陆军小学堂的教官,3个月后,升任校长。同年11月,在留日归国军校生的全国会试中,名列上等,获得“步兵科举人”的功名及“副军校”军衔,与其他中榜者一样,被全部分配到各自省份的新军中担任军事教官。阎锡山担任了山西新军第86标(团)教练官,相当于副团长,初掌兵权。各地情况与山西类似,新军的军权迅速被这批留日学生(其中有很多是同盟会会员或其同情者)占据,埋下了2年后武昌城头一声炮响、全国土崩瓦解的伏笔,也再度验证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中国式真理。在军中,为了自己的前途和利益,顺带也为了革命的前途和利益,阎锡山开始动用权谋,清除任何阻挡在自己前面的绊脚石,竭力编织自己的权力网络。

  “开兵”及“运枪”

  当26岁的阎锡山在1909年回到太原的时候,61岁的陆钟琦刚刚升任江苏布政使。陆钟琦的仕途谈不上顺利,也谈不上坎坷,波澜不惊而已。光绪十五年(1889年),41岁的陆钟琦才考取进士,入翰林院当编修。1903年,陆钟琦终于担任地方官,在江苏任督粮道。5年后(1908年),调任江西按察使,再调湖南。随后再回江苏任布政使。丁宝铨调任后,他又奉命接任,终于在离休之前成为封疆大吏。

  陆钟琦为官清廉,政绩不错,民间口碑相当好。《清史稿》说他在湖南“察吏严,定州县结案功过章条,月计勘案数与其鞫讯状限期报司,繇是狱鲜积滞。再移江苏,多平反。”一些地方的民众,还给他建了生祠,这是对官员的巅峰评价了。他被杀后,阎锡山对他的评价相当高,应当不只是套话,而是考虑到了陆钟琦的声望,用这种姿态为革命、为自己赢取民心。

  陆钟琦抵达太原,是1911年10月6日。4天后(10月10日),武昌暴动发生,辛亥革命开始。湖南、江西随后跟进。

  1911年10月22日,陕西暴动。西安城内发生激战,满城的守卫者实行了焦土抵抗,暴动者攻占满城后,几乎杀光了剩余的所有满人。消息震动了邻近的山西。

  陆钟琦面对的是一个危难的摊子:外有邻省陕西的革命党虎视眈眈,内有几乎被革命党完全渗透的新军伏在卧榻之侧。好在新军平时手中只有枪支,而无弹药,无法行动。

  10月25日,陆钟琦想了个两全之计,他命令第85标(团)开赴蒲州驻防,警戒陕西方向,这既能调虎离山,也能巩固省界安宁。而革命党也从中看到了机会,因为只有换防时才会发放弹药,倒是个动手的好机会。同时,陆钟琦又下令将存在山西的5000支德国进口新枪,调3000支到河南,以防山西不测。这就是阎锡山回忆录中所说的“开兵”及“运枪”。

  陆钟琦同时下令,从外地调2旗巡防队到太原守卫,但这支部队刚走到忻州,太原暴动已经发生,只能退守大同。

  阎锡山率领的第86标(团),因为没安排上前线的任务,依然有枪无弹,这也是造成阎锡山观望的重要因素,而非日后指责他的所谓搞投机、耍两面派。阎锡山观望的另一原因,是他此时已经与山西省的立宪派取得了默契,他要依靠立宪派在政界的力量,就不便旗帜鲜明地率先革命。

  也正是在此时,在翰林院担任编修的陆钟琦长子、阎锡山在日本时的同学陆光熙,突然来到太原。陆光熙的突然到来,除了阎锡山回忆录中说的投机观望、陆家亲属认为的奉革命党之命来劝陆钟琦起义之外,也有人认为是山西的立宪派们请他来说服父亲和平演变,避免军事冲突。这三种可能都存在,但都无确切证据。

  图穷匕首见

  革命党决心抓住机会起事,以免被调到晋陕边界后失去良机。28日,同盟会紧急开会,决定当晚动手,由已经领取了弹药的第85标先行发难,然后,阎锡山的第86标趁乱夺取弹药库,领取弹药。

  29日凌晨,第85标第一营、第二营官兵,在狄村军营誓师,由二营营长姚以价率领,开始暴动,全副武装奔袭太原城。在经过东岗村第三营军营时,第三营的部分官兵也加入进去。

  黎明时,暴动士兵悄悄靠近承恩门,作为内应的巡缉队警官李成林开门,暴动士兵兵不血刃冲入城内,分头攻打满城和巡抚衙门,作为总指挥的姚以价则坐镇东夹巷教会医院。

  根据《清史稿》的记载,陆钟琦之前已经预感此次可能凶多吉少,他曾数次告诉次子陆敬熙:“大事不可为矣!省垣倘不测,吾誓死职。汝曹读书明大义,届期毋效妇仁害我!”又说:“生死之事,父子不相强,任汝曹自为之。但吾孙毋使同尽,以斩宗祀。”陆敬熙知父意决,入告母。母亲说:“汝父殉国,吾惟从之而已。”

  在这些充满英雄气概的记载之外,陆钟琦本人的性格其实亦不能忽视。陆钟琦为人比较刚硬,与人论事意见不合,甚至会“遽起向床下提溺壶(尿壶)掷来”。有这种性格,无论其政治倾向究竟如何,都注定了陆钟琦不可能轻易向暴动者低头,即使要观望、和谈,也不会低眉顺目地“有话好好说”。

  暴动者只在攻击满城时遭到一定程度的抵抗,但当暴动士兵将大炮架到了小五台城墙上,对着满城轰了几炮后,满城的守军们立即投降。他们是幸运的,没有遭到像西安那样的大规模屠杀。

  除此之外,暴动十分顺利。陆钟琦夫妻父子被杀,新军最高军官谭振德也被杀,革命的障碍彻底被清除,天没亮,暴动士兵就控制了整个太原。

  中午,各方人物齐集咨议局,成立军政府,阎锡山如愿出任都督,改年号为黄帝纪年4609年,悬挂“八卦太极图旗”。这一天正是农历九月初八,阎锡山28岁的生日,获得了山西这个大蛋糕,足足享用了38年。

  革命之后

  阎锡山掌权之后,立即任命姚以价为东路军总司令,次日就率军赶赴娘子关,这等于将自己身边的一颗定时炸弹清除了。同时,为了解决经费不足,阎锡山派人赶到祁县,向富商渠家和乔家借款40万两。

  但是,暴动当晚(29日夜),城内的士兵们失控了,开始沿街抢劫,随后,洗劫了藩库的库银,藩库卫兵见无法制止,干脆也加入抢劫。于是,太原陷入一片混乱,乱兵们到处纵火,火光彻夜不断,第二天,阎锡山派出军队进行武力弹压,当街处决了数百人,才稳住局面。

  太原暴动,山西独立,对清廷是一个沉重打击。它切断了南北交通,不仅令南下的北洋军失去补给线,而且也截断了袁世凯的回京通道。更为重要的是,山西与北京尽在咫尺,兵锋所指直插京师。因此,孙文在次年评价说:“去岁武昌起义,不半载竟告成功,此实山西之力,阎君百川(阎锡山字)之功……使非山西起义,断绝南北交通,天下事未可知也”,“不惟山西人当感谢阎君,即十八行省亦当致谢。”

  清廷随即下令吴禄贞接任山西巡抚,率北洋军第六镇(师)开赴石家庄,准备武力收复山西。没想到,吴禄贞等人却发动了“滦州兵谏”,要求清廷实行全面的改革。不久,吴禄贞在与阎锡山会谈之后,于石家庄火车站被手下军官刺杀,首级也被斩去,成为又一位罹难的高级官员。

  南北议和开始后,袁世凯以太原暴动时的劫掠为理由,拒绝承认山西的暴动者为“民军”,而是土匪,必须坚决消灭,攻占了娘子关。姚以价战败回到太原,却听说阎锡山要以军法处决他,又连夜逃到天津,自此到死都没再回到山西一步。阎锡山在山西的所有对手被基本清除。

  站定脚跟的阎锡山,下令厚葬陆钟琦夫妻父子及谭振德。他说:“陆抚之坚贞,谭协统之忠勇,亮臣公子之勇毅,均足为我们敬佩。吾人不能以革命的事业,抹杀他们的人格!”

相关话题  #革命党  #清官  #暴动

大家还在看:《诗经》《尚书》《左传》《礼记》《周礼》《仪礼》《孝经》《论语》《孟子》《尔雅》《公羊传》《谷梁传》《易经》《中庸》《大学》《笠翁对韵》《易传》《子夏易传》《文昌孝经》《大戴礼记》《白虎通义》《匡谬正俗》《史记》《三国志》《汉书》《后汉书》《明史》《宋史》《晋书》《新唐书》《旧唐书》《清史稿》《隋书》《宋书》《元史》《新五代史》《魏书》《旧五代史》《周书》《南史》《北史》《金史》《梁书》《北齐书》《辽史》《逸周书》《陈书》《南齐书》《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知言》《大唐创业起居注》《西夏书事》《汉官六种》《明季北略》《明季南略》《三朝北盟会编》《过江七事》《战国策》《贞观政要》《五代新说》《靖康传信录》《松漠纪闻》《五代史阙文》《奉天录》《顺宗实录》《东观奏记》《九州春秋》《平宋录》《列女传》《晏子春秋》《十七史百将传》《唐才子传》《明儒学案》《十六国春秋》《高士传》《英雄记》《吴越春秋》《越绝书》《万历野获编》《江南野史》《徐霞客游记》《水经注》《东京梦华录》《大唐西域记》《洛阳伽蓝记》《武林旧事》《华阳国志》《蛮书》《吴船录》《都城纪胜》《岭外代答》《庐山记》《通典》《读通鉴论》《史通》《菜根谭》《增广贤文》《三字经》《荀子》《弟子规》《小窗幽记》《围炉夜话》《传习录》《幼学琼林》《国语》《孔子家语》《说苑》《盐铁论》《近思录》《春秋繁露》《明夷待访录》《帝范》《潜夫论》《中论》《北溪字义》《三十六计》《孙子兵法》《素书》《六韬》《孙膑兵法》《百战奇法》《三略》《将苑》《吴子》《尉缭子》《司马法》《太白阴经》《乾坤大略》《兵法二十四篇》《李卫公问对》《武经总要》《练兵实纪》《便宜十六策》《历代兵制》《虎钤经》《投笔肤谈》《何博士备论》《翠微先生北征录》《韩非子》《管子》《商君书》《睡虎地秦墓竹简》《慎子》《扬子法言》《折狱龟鉴》《棠阴比事》《邓析子》《天工开物》《齐民要术》《农桑辑要》《北山酒经》《氾胜之书》《黄帝内经》《本草纲目》《伤寒论》《神农本草经》《难经》《千金方》《金匮要略》《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五灯会元》《药性歌括四百味》《针灸大成》《四圣心源》《洗冤集录》《食疗本草》《饮膳正要》《肘后备急方》《扁鹊心书》《温病条辨》《医学源流论》《三命通会》《神相全编》《撼龙经》《渊海子平》《滴天髓阐微》《葬书》《九章算术》《天玉经》《神峰通考》《疑龙经》《葬法倒杖》《焦氏易林》《李虚中命书》《月波洞中记》《灵城精义》《棋经十三篇》《古画品录》《园冶》《艺舟双楫》《茶经》《随园食单》《书目答问》《鬼谷子》《千字文》《吕氏春秋》《墨子》《百家姓》《淮南子》《智囊全集》《格言联璧》《梦溪笔谈》《笑林广记》《朱子家训》《颜氏家训》《论衡》《夜航船》《名贤集》《陶庵梦忆》《容斋随笔》《人物志》《权谋残卷》《公孙龙子》《龙文鞭影》《清代名人轶事》《老老恒言》《困学纪闻》《西京杂记》《南越笔记》《金楼子》《齐东野语》《避暑录话》《池北偶谈》《风俗演义》《尚书正义》《太平御览》《艺文类聚》《山海经》《世说新语》《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聊斋志异》《搜神记》《老子》《庄子》《阴符经》《列子》《抱朴子》《黄帝四经》《黄庭经》《神仙传》《太玄经》《云笈七签》《悟真篇》《文子》《文始真经》《老子想尔注》《亢仓子》《尹文子》《刘子》《冰鉴》《浮生六记》《曾国藩家书》《幽梦影》《呻吟语》《日知录》《西湖梦寻》《郁离子》《龙川别志》《伯牙琴》《古文观止》《昭明文选》《声律启蒙》《文心雕龙》《随园诗话》《沧浪诗话》《训蒙骈句》《词源》《诗人玉屑》《牡丹亭》《闲情偶寄》《桃花扇》《长生殿》《警世通言》《儒林外史》《醒世恒言》《西厢记》《太平广记》《阅微草堂笔记》《封神演义》《博物志》《镜花缘》《喻世明言》《东周列国志》《剪灯新话》《搜神后记》《初刻拍案惊奇》《绿野仙踪》《幽明录》《老残游记》《二刻拍案惊奇》《官场现形记》《新齐谐》《唐传奇》《酉阳杂俎》《隋唐演义》《子不语》《东游记》《济公全传》《三侠五义》《孽海花》《古今谭概》《鬼神传》《狄公案》《十二楼》《雍正剑侠图》《花月痕》《穆天子传》《三刻拍案惊奇》《北游记》《常言道》《三遂平妖传》《海上花列传》《何典》《南游记》《夷坚志》《杨家将》《绣云阁》《西汉演义》《南北史演义》《女仙外史》《韩湘子全传》《说唐全传》《儿女英雄传》《荡寇志》《前汉演义》《雷峰塔奇传》《岭表录异》《龙城录》《说岳全传》《后汉演义》《李公案》《老残游记续集》《刘公案》《大唐新语》《朝野佥载》《南史演义》《河东记》《小五义》《白牡丹》《幻中游》《独异志》《小八义》《薛刚反唐》《宣室志》《春秋配》《唐摭言》《开辟演义》《林公案》《海国春秋》《北史演义》《两晋演义》《薛仁贵征东》《僧伽吒经》《残唐五代史演义》《僧宝传》《中说》《隋唐两朝志传》《薛丁山征西》《毛公案》《心经》《了凡四训》《无量寿经》

虎思国学网提示:

① 免责声明:本平台为非营利性质的公益网站,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旨在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学习与研究资源。国学经典内容仅供学术交流与个人学习之用。

② 为了营造一个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若您发现本平台上发布的国学内容与现行法律法规存在冲突,请及时向我们反馈。您的每一份监督都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与支持!

③ 若您在浏览过程中发现文章存在错误信息,欢迎通过短信方式告知我们。我们承诺会即刻采取行动,进行核实并更正。

④ 我们鼓励用户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和阅读国学书籍,如各大书店及官方在线平台。若发现本平台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一经核实,我们将立即下架相关作品,尊重并保护版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