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这个时候,朝廷因为日本入侵台湾的事件,认识到了建立海军的重要性。但是清朝在财政上无法支持既在西北展开一场收复疆土的战争,又在东南沿海发展海军的计划,这形成了朝廷中关于 “海防”与“塞防”的争议。由于伊犁已经被俄国占领,朝廷决定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左宗棠在经费、后勤极其困难的情况下, 殚精竭虑、全盘筹划,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在九个月内将阿古柏伪政权彻底击败,在西方列强尚未谋划好如何从中干涉获利的情况下解决了新疆问题。到光绪三年 (1877年)年底,除了俄国占据的伊犁以外,新疆全部收复。这样,俄国面临着不得不将伊犁归还中国的局面。
但是,清朝派出的钦差大臣崇厚由于愚蠢无知,在俄国的欺骗下擅自签订合约,几乎将伊犁权益拱手送予俄国。大惊失色的总理衙门在将崇厚问罪后派出曾纪泽出使俄国重新谈判。在这样重要的时刻,以李鸿章等人为首的一批惯于采取牺牲国家利益获取局部安全的官僚极力主张与俄国妥协,意图通过出卖新疆给俄国换取暂时的安全。
左宗棠,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洋务派首领。
但左宗棠等人以及朝廷舆论猛烈抨击这种卖国论调,主张朝廷尽管困难重重,但应该做好战争准备,与俄国力争。曾纪泽为这次出使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和周密的准备,他决定在边界的争端上 寸土不让。光绪七年(1881年)二月,经过两年艰苦谈判,清朝与俄国签订《圣彼得堡条约》,废除了崇厚此前签订的条约,几乎将伊犁权益全部收回。
这一结果是在中国处于极度困难的情况下,由刚直勇毅的左宗棠、曾纪泽等人通过坚强的意志和决心与敌手展开较量所取得的一个伟大成就。对于此条约,英国驻圣彼 得堡公使达弗林爵士惊呼:中国迫使俄罗斯做了他前所未做的事情,即交还了已占有的领土。这在各殖民列强中,是不可思议的。
从近代史的总体来看,中国显然一直处于非常不利和被动的局面。但这并不意味着个人的努力和决心就不起作用。从林则徐在广州禁烟,到左宗棠、曾纪泽经营新疆,这些志士仁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极端不利的情况下捍卫国家权益,这是中国人民不应忘记的。
另一方面,李鸿章等人虽然也在困难的情况下与列强周旋,但他们短视,更注重眼前利益,甚至缺乏原则。他们习惯于以利益交换的手段来解决争端,更多的考虑是保住自己的官位和保存实力。这些短视也表现在更广泛的清朝统治者高层中,他们不愿面对体制方面的改变,试图只在器物的层面学习西方。结局就是,短期的利益输送并不能为清朝赢得安全。
以上就是关于一场颠覆弱国无外交的事,这群大清志士做到了的内容,本文摘自《中国通史(卷五)·明清》,卜宪群总撰稿、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撰稿,华夏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虎思国学网提示:
① 免责声明:本平台为非营利性质的公益网站,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旨在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学习与研究资源。国学经典内容仅供学术交流与个人学习之用。
② 为了营造一个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若您发现本平台上发布的国学内容与现行法律法规存在冲突,请及时向我们反馈。您的每一份监督都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与支持!
③ 若您在浏览过程中发现文章存在错误信息,欢迎通过短信方式告知我们。我们承诺会即刻采取行动,进行核实并更正。
④ 我们鼓励用户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和阅读国学书籍,如各大书店及官方在线平台。若发现本平台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一经核实,我们将立即下架相关作品,尊重并保护版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