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对苏联贡献大还是失误大
2024-05-22 虎思国学网 阅读 13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1878年12月18日—1953年3月5日),原姓朱加什维利,格鲁吉亚人,苏联最高领导人,执政近三十年,对二十世纪苏联和世界影响深远。
斯大林在担任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期间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使苏联成为重工业和军事大国,发动“大清洗”运动,屠杀和流放反对派领导人及群众。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领导苏联红军,与盟军协力击败轴心国。1953年3月5日因脑溢血病逝于莫斯科。
1942年,被法西斯主义拖进战争深渊的苏联人民,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一个以他们的统帅命名的城市,和正在这个城市中进行着的一场大决战上。正义终于战胜了邪恶,这座城市和斯大林的名字一起被铭刻在了历史的丰碑上。
约瑟夫·斯大林生于1879年12月21日,父亲是格鲁吉亚哥里镇的一个鞋匠,母亲是农奴的女儿。双亲都是目不识丁的格鲁吉亚少数民族的下层劳动者。斯大林家境贫困,父亲制鞋所挣不多的钱大都买酒喝了,母亲拼命工作以便能供儿子上学。父亲对斯大林的愿望是长大之后做个鞋匠,母亲对他的期望是长大之后做个传教士。
1888年,母亲把斯大林带到了她当清洁工的哥里镇教会小学,她为儿子申请到每月3卢布的助学金,再加上她每月10卢布工资,这就是他们母子的全部收入。靠这些,斯大林读完了5年的课程并以优秀的成绩毕业。
1894年夏,斯大林由校方推荐进入了第比利斯神学院。这所神学院,学生思想很活跃,是反对沙俄和封建势力的中心。斯大林在此读了大量的进步书籍。1898年秋,斯大林参加了社会民主党组织的“麦撒墨达西社”。1899年5月,由于斯大林的活动引起学院的反感,他被学院开除了。
后来他参加了马克思主义运动,1903年加入布尔什维克。此后几年至1919年,斯大林一直是一名积极的党员,曾被沙皇当局逮捕7次,流放了6次。因为每次判罪很轻,加之他多次越狱逃跑,使他成了布尔什维克的得力人才。在这期间,他得到了名副其实、恰如其分的称号“斯大林”,意为钢铁之人。
1917年十月革命成功之后的两年中,斯大林十分活跃。1922年但任苏联共产党总书记,这个职位帮助他在党内得到了权势。
列宁患病期间,批评斯大林粗暴,并对斯大林掌握无限权力以后能否永远谨慎地使用这一权力表示“没有把握”,建议将他从总书记这个位置上调开。5月,中央全会继续选举斯大林为总书记,他担任这一职务直到1952年10月联共(布)第十九次代表大会。
1924年1月21日列宁逝世。列宁逝世之后,斯大林与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组成三人同盟,成功地粉碎了托洛茨基及其同伙的势力。斯大林是政治斗争上的天才,之后顺利地当上了苏联的第一号人物。
自1934年大权在握后,斯大林发动了一系列的清洗运动。
那些在1917年革命中就当过共产党领袖的人,在苏维埃政府中给列宁当过部长的人,他们多数被斯大林指控有判国罪,被判处死刑,而且有许多都在大庭广众的审判下公开认了罪。
1938年,领导过早期清洗运动的金利克·亚戈达本人也被带上了审判台,承认犯了判国罪,因而被处死刑。而他的接班人尼古拉·叶左夫最终也遭到清洗,被处以死刑。在1934年党的代表会议上当选的中央委员中,有2/3还要多的人在随后的清洗中被杀。
由此清晰可见,斯大林的主要目的是要防止在国内出现独立政权。然而就在清洗运动进入高潮时,斯大林颁布了一部新宪法,称为苏联民主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