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女真明人也叫乞列迷,居住地距奴儿干都司有3千里,明朝野人女真有3种.。一种叫女真野人,专属山区狩猎为生,似清代鄂伦春族。一种叫北山野人,北山指的是奴儿干以北之山即外兴安岭北支及鄂霍次克海北岸山区,此部人乘鹿出入,及清初使鹿部之一以捕捞各种海产进贡明清两朝。还有一种叫野人,居住在北海(鄂霍次克海)之西,在平顶屋,屋顶开孔,以梯出入,与乞列迷为邻,在库页岛上还有苦兀人也叫苦夷,既今阿伊努人。
据《明实录》记载,正统4年(1436年)明廷命辽东总兵官曹义等执行明廷对各女真等卫所的女真进贡做了以下规定:第一”如系边报,不拘时月,听其来朝,第二其余进贡袭职等事,许一年一朝,或三年一朝,不必频数,第三其有市易生理,随辽东开原交易,不必来京。又载嘉靖6年(1527年)礼部言:僧人众女真夷人,例应一岁及三岁贡者,不大五千四百人。值得注意的是女真人处有一年一朝贡者外,还有三年一朝贡者,一年一朝贡者是海西女真和建州女真,三年一贡者必是野人女真。
根据《清太祖高皇帝实录》,野人女真也分为三部:渥集部、瓦尔喀部和库尔喀部。他们的发展都落后于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最后在1615年,被努尔哈赤所吞并。
野人女真是对散居女真人的一种泛称,并未形成像建州、海西女真那样的联盟集团。明代诸文献记载的生女直、乞列迷、女直野人、北山野人、苦兀、吉列迷等,多属东海女真的部落,但这还只是记载分布在松花江下游及黑龙江以北地区的一些部落。
今绥芬河流域、乌苏里江附近及东至日本海地区,在明末清初属东海三部中的穆棱路(居今穆棱河流域)、绥芬路(绥芬河上游)、那木都鲁路(绥芬河下游近海之地)、尼马察路(今俄罗斯乌苏里斯克附近)、瑚叶路(今俄罗斯滨海边区达乌河流域)、乌尔固定路(今俄罗斯滨海边区比金河流域)、雅兰路(今俄罗斯滨海边区塔乌黑河流域)、锡林路(今俄罗斯滨海边区苏祖河流域)等,也为东海女真的氏族或部落集团。居住黑龙江以南地区的不少氏族和部落,被努尔哈齐和皇太极征服后,南迁到浑河流域,后来成了满族的一部分;
但分布在乌苏里江流域和黑龙江以北等地的诸部落,大多未纳入满族共同体,于清初形成了今天居住我国和俄罗斯境内的赫哲(俄罗斯境内的称那乃)、鄂温克(埃文基)、鄂伦春(鄂罗奇)、费雅克(尼夫赫)等族。
虎思国学网提示:
① 免责声明:本平台为非营利性质的公益网站,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旨在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学习与研究资源。国学经典内容仅供学术交流与个人学习之用。
② 为了营造一个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若您发现本平台上发布的国学内容与现行法律法规存在冲突,请及时向我们反馈。您的每一份监督都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与支持!
③ 若您在浏览过程中发现文章存在错误信息,欢迎通过短信方式告知我们。我们承诺会即刻采取行动,进行核实并更正。
④ 我们鼓励用户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和阅读国学书籍,如各大书店及官方在线平台。若发现本平台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一经核实,我们将立即下架相关作品,尊重并保护版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