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d–>
萨达姆独裁政权乃至早已覆灭的塔利班独裁政权的外交是其内政的延伸。以国家力量公然包庇、纵容、怂恿、煽动恐怖主义的,正是这两个独裁政权之所为。它们给邻国和世界造成的危害和它们给国内民众造成的危害是成正比的。
不错,今次伊拉克战争,美英未经联合国授权,确乎有违国际法程序。但伊拉克万人坑中的冤魂和被化学武器毒死的数万库尔德人已经不可能讨论什么程序了,在暴政下呻吟、战栗的伊拉克平民则希望尽快得到解救。从另一个角度看,萨达姆家族把持的无赖政权,又何尝顾及任何起码的国际秩序,又何尝有程序可言,它入侵伊朗、入侵科威特时讲过什么程序吗,当然,我决不是否定在国际关系中、在法治社会中程序合法性的极端重要,但对萨达姆这样毫无信义可言的独裁暴君,就是需要个案处理。中国传统的政治智慧讲“权”、讲“变”,今次伊战,正此之谓也。
总之,不能对萨达姆这样的专制魔王、国际祸害搞绥靖主义的和平。如果当年海湾战争开战前对这样的无赖讲和平,今天科威特肯定仍陷于他的魔爪之下。你要和平,萨达姆却决不和你讲和平。就像当年张伯伦要和平,希特勒却决不和他讲和平一样。(伊战的积极作用最近又从另一个角度呈示出来,这就是利比亚与西方的和解:先是同意赔偿洛克比空难受害者,后又宣布放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卡扎菲的和解姿态与伊战的震慑不无关系。)
谴责美英对伊拉克开战的另一个流行的理由是,美英对伊拉克独裁政权的打击,对这个独裁政权所推行的国内暴政的摧毁,是粗暴干涉主权国家内政。内政,内政,多少罪恶假汝之名而行?但我们要问的是,当中非那个吃人皇帝正在大嚼煮熟了的人腿时,文明世界能以他吃的是中非儿童的腿,因此是“内政”而无动于衷吗?同样道理,当萨达姆制造一个个屠戮平民的万人坑时,当他对国内的库尔德平民使用化学武器的时候,文明世界能以他任意屠杀的是国内的平民,因此是“内政”而毫无反应吗?君不见,“冷漠一条街”曾让我们齿冷吗?我们生活的二十一世纪,同样不能是一个冷漠的世界。
1936年,鲁迅、宋庆龄等中国的著名民主人士联名给希特勒写抗议信,谴责他以法西斯手段镇压德国的知识分子。我们非但不能由此指责鲁迅、宋庆龄是在干涉德国的内政,反而要为他们的仗义执言而喝彩,为他们所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的正义感、勇气和良知而自豪。
在抨击美英干涉伊拉克内政时,我们的某些人士开口就是“不管独裁还是民主”。错了,独裁还是民主断然不能不管:民主与独裁、自由与专制,代表了两个时代、代表了善与恶、光明与黑暗。对残暴的独裁政权没有起码的义愤,不仅丧失了知识分子的天职,也丧失了人的良知。不能以任何借口捍卫独裁政权,不能以任何堂而皇之的理由站在独裁者一边。这就是进.–十一世纪的人类文明面对独裁暴政应有的态度。
问题三、怎样评价美国的世界行为
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了世界惟一的超级大国。作为交纳联合国会费22%(中国是2%)的头号的军事强国和经济富国,美国发挥着它的作用。世界各地都有它的利
益,因此世界各地事务它都不同程度地插手,许多人又都在讽刺美国想当“世界警察”。在国内,和美国的建交标志着中国对世界的开放。几十年来,两个国家既有严重摩擦,又有紧密合作,关系呈波浪型发展,但大规模的政治经济文化甚至军事的交流,却已经成为主流。当然,一些狭隘民族主义者对此颇不以为然。我则以为,对美国的世界行为的评价,应注意三个层面的问题。
其一,国家制度
一些人谈到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与以伊拉克萨达姆政权为代表的独裁国家,经常认为前者是霸道的压迫者,后者是争取民族权益的被压迫者。这涉及到国家制度的基本评价问题。
谁是被压迫人民?是呻吟于专制暴政下的民众,还是民主制度中拥有平等自由人权的公民?目前的伊拉克,在美军占领状态下,伊拉克人可以在街上举行反美示威,萨达姆统治下举行反萨游行试试? 你说布什霸道,但多数美国人民如果认为他霸道或者不满意他的霸道,就可以有效中止他的霸道。但萨达姆呢,已经天怒人怨了,还要拥有100%的支持率。
可以顺便指出,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确乎对各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或积极或消极的不同影响。经历了多次震荡、冲突、危机甚至战争的西方社会,在民主制度范导下的自我批判与改革更新中,在不断地克服一个个困难,解决一个个问题,至今仍引领着世界的发展潮流。谈论美国的世界行为,不应以任何借口否定其国家制度较之伊拉克这样的独裁政权的进步性、合理性。
其二、国家关系
谈到美国世界行为涉及到的国家关系层面,首先应注意我们已经进入全球化时代。各种各样的“后殖民理论”、“东方主义”、“新左派”、反全球化人士在谈到全球化时代东西方的国家关系时,都在大声疾呼反对西方对东方的剥夺,将东方的落后与贫困归之于西方的剥夺,将西方的先进与强盛归之于对东方的剥夺,而美国自然成了这些人士攻击的首要目标。美国的世界行为被他们称为全球化的掠夺行为。
全球化时代的特征就是在高科技的引领下,在跨国公司的促动下,全球经济日益一体化。作为高科技的领头羊,集中了全世界多数跨国公司的美国,在全球化时代当然占尽了优势。但在全球化时代美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西方发达国家与东方、南方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并不简单地都是所谓掠夺与被掠夺的关系。据权威统计,发展中国家亦在全球化中受益非浅,仅上世纪末贸易额就增长了30%。中国开放政策的成功是发展中国家利用全球化机遇发展自己的成功范例。
全球化是双刃剑,它既提供机遇,又带来挑战。能否在全球化时代成为赢家,关键就看自己是否有改革不合理政经制度的足够勇气,是否有抓住机遇的能力与魄力。我感到忧虑的是,某些人士在谈论美国的世界行为、谈论全球化时代的国家关系时,一味指责美国和西方世界对发展中国家的不平等歧视,新殖民式掠夺,而从来不反省一下自己的经济结构、文化传统、思维模式等等对自己的落后是否也有些责任。对这些人,我要再次请出《圣经》的话来告诫他们:“不要只看到别人身上有刺,而看不到自己眼中有梁木。”
其三、国家利益
美国政府毫不隐讳自己世界行为的动机,那就是一切都要从美国利益出发。其实哪个国家不应该从自己的国家利益出发呢?我们国家的最大进步之一,不就是再也不干或少干纯粹出于意识形态原因而向一些国家提供无偿援助的蠢事吗?国家利益之间肯定有冲突,美国人为了他们的国家利益确乎也在经常损害着其他相关国家的利益,但对这种世界行为不宜作过多的道德评价。说到底,哪一个国家为了自己的国家利益丝毫也不损害其他国家的利益呢?在地球村中,在全球化时代的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你的外贸额多一点,别人的就肯定要少一点。在某种意义上说,竞争的关系不就是互相冲突的利益关系吗?(当然也还有合作互利的一面)为了我们的国家利益,我们必须大智大勇地与美国人、与其他竞争对手在谈判桌上斗,毫无客气可言。我们也就不能指望人家的客气,更不要从政治道德、意识形态的角度大做文章。
明乎以上三个层次,我们在评价美国的世界行为时,就既不会陷入意识形态的狂躁冲动,也不会沉浸于幼稚的道德幻想,从而清醒地、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虎思国学网提示:
① 免责声明:本平台为非营利性质的公益网站,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旨在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学习与研究资源。国学经典内容仅供学术交流与个人学习之用。
② 为了营造一个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若您发现本平台上发布的国学内容与现行法律法规存在冲突,请及时向我们反馈。您的每一份监督都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与支持!
③ 若您在浏览过程中发现文章存在错误信息,欢迎通过短信方式告知我们。我们承诺会即刻采取行动,进行核实并更正。
④ 我们鼓励用户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和阅读国学书籍,如各大书店及官方在线平台。若发现本平台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一经核实,我们将立即下架相关作品,尊重并保护版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