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体观之中有这样一句话:“不能过度夸大个体的作用!”
不管是秦始皇统一六国,还是新中国成立,都不能夸大个人的作用,因为部分的作用只有在整体中能够发挥全部效力,换句话说就是:部分离不开整体。
秦国一统天下是“奋六世之余烈”,并不是秦始皇一个人用十几年就把列国全部干趴了。
秦始皇的存在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那就是秦始皇的领导班子延续了东出的基本国策不动摇,有了国策的前提,才有了秦国大幅度的东出计划,这一点的确是秦始皇之功。毕竟,没有一个贤明的君主制定正确的国策方针,统一六国是会被推后的。
在这里大家要注意的一点是,没有秦始皇或者这样的坚持东出的国君出现,也仅仅是延缓统一时间,因为秦国统一中国已经是大势所趋,秦庄襄王死后,大半个中国的领土已经成为了秦国土地,而六国早已经被打废,要想赶超秦国,那就要彻彻底底的变法,并且坚持很多年,反正秦国是已经坚持了109年(前356年商鞅变法—前247年秦庄襄王去世)。
列国要想赶超秦国,要坚持一个世纪,前提是秦国一个世纪原地踏步,而且放弃东出政策。列国呢,要世代明君、坚持变法国策、广纳人才。这些都具备之后,天时地利皆备,还要看人和,那就是有没有秦国那么好的运气,商鞅之后有张仪、张仪之后有范雎、范雎之后吕不韦。这些人都是有经天纬地之才,而且因时而异提出了符合国家战略规划的国策,这是难能可贵的。
比如张仪所处的秦惠文王时代,列国伐交频频,而秦国刚刚起步。此时的秦国可以蛮横但不能到处树敌,秦国还没有到以一敌六的地步。这时候采用张仪的连横策略则恰到好处。一方面对抗了合纵,一方面可以联合弱国以抗强,从中获利。
秦昭襄王时期,秦国已然崛起,秦国已经有了以一敌六的能力,尤其是在长平之战后,列国中最后一个有资格跟秦国叫板的赵国被彻底干翻。这时候的秦国已经不是“敌六国”,而是“灭六国”。此时采用范雎的“远交近攻”,一方面麻痹列国,让他们疏于防范,一方面蚕食鲸吞,大幅度侵占邻国土地。
这样一看,列国反超秦国的可能实在是小到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计。而历史选择了秦始皇成为代言人,秦始皇也没有给列国时间。
与秦国最近的国家便是三晋(韩、赵、魏)。
韩国自从申不害变法之后,国力有所提升,尤其韩弩,一度成为了列国弓弩代名词。
但是申不害变法重视的帝王权御、御心御人。积极方面在于君权加强、君臣共治,可以很好的推行变法,缺点则是太依赖于个人意志,倘若国君英明,变法得以坚持,依仗申不害的御人之术可以减轻改革压力,加快改革速度,当时如果后继之君昏庸无能呢?那变法终成笑谈。韩国就是这样,起不早,无奈历代君王多昏,擅长自守,丧失良机。
魏国是战国初期第一强国,李悝变法之后,魏国迅速绝地,而且是第一个崛起,魏武卒的名声响彻列国。而且魏国一度对秦国用兵,让秦国吃了不少苦,客观上促使了秦国变法图强。可以,魏国在魏惠王时期已经是“大国迟暮”,不仅失去了列国霸主地位,而且被后起之秀秦国收拾坏了。魏国的衰弱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人才流失,了解一点战国史的人就会知道,很多列国奇才都是魏国或者与魏国有直接关系的。比如商鞅(秦国变法)、吴起(楚国变法)、信陵君等。
赵国是战国名副其实后起之秀,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军事力量迅速提升,平定了北方少数民族,灭了“国中之国”中山国。很难想象,这一切都是在秦国强大之后完成的。但是,赵国的命运不见得有多么好。先是后继之君用人乏术,后是秦国步步紧逼,最终长平一战,彻底回到变法前。
其余的诸如华而不实的楚国、无力对抗的燕国、大国自居的齐国,都是在内耗中一步步把自己搞死,等到秦始皇来临,他们早就没有了抵抗力。
所以,我们可以把秦国对战国威胁谱成一个时间坐标,那就是:商鞅变法(前期)——以攻为守(中期)——长平之战(转折)——一家独大。
长平之战秦国胜利,标志了列国再也无力抵抗秦国(合纵也抵抗不了),秦国一统天下从实力问题转变为时间问题。
【文 / 楚南青史君】
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的统治已经名存实亡,落后的分封制开始崩溃,已经不再适合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在这一时期,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广,导致原有的土地国有制,逐步被土地私有制所代替,地主和农民两大对立的阶级产生。新兴军功地主阶级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要求获得相应的政治权利,从而引起了社会秩序的变动。因此,纷纷要求在政治上进行改革,建立地主阶级统治。而此时,中国历史上首次最彻底、最成功的变革——“商鞅变法”,应运而生。商鞅变法顺应了封建历史发展的潮流,推动了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的转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秦国通过改革,废除了旧的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创立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改革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壮大了秦国的国力,实现了富国强兵。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整个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纵观秦国的发家史,我们不难看出,秦王嬴政是一个标准的“富二代”,他已经有足够的资本躺在老祖宗的功劳簿上数钱了。
从秦孝公颁布《招贤令》开始,商鞅入秦实施变法,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中央集权国家。河西之战、西鄙之战,秦国收复河西大片领土,使得魏国自此衰败。秦惠文王重用张仪,合纵连横,扩疆拓土,壮大实力。北扫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於,东进攻魏。此时,秦国不仅把魏国黄河以西的地盘全部吞并,而且在黄河的东岸建立了东进的前进阵地,并平定了自己的大后方。到秦昭襄王时期,开始鲸吞蚕食,逐鹿天下。秦昭襄王在位五十六年间伐战不断。垂沙之战,楚军大败 ;鄢郢之战,又获得了楚国大量国土,楚国自此一蹶不振 ;伊阙之战,战胜韩、魏两国,自此两国侍秦马首是瞻,扫平了秦军东进之路 ;五国伐齐,齐国倾覆,齐王殒命。尽管后来田单力挽狂澜光复齐国,但战后的齐国再也无力与秦国争雄; 华阳之战,大败赵、魏联军;长平之战,歼灭赵卒四十五万,做为最后一个有一战之力的国家,赵国也退出了争雄的历史舞台。自此后,六国的全部兵力,也不及秦国一国。秦国的统一也只是个时间问题了。即使是换做子婴接手,统一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很多人了解“长平之战”是从“纸上谈兵”这个成语开始的,然而,如果把长平之战的失败都归功于赵括一人,显然是不公平的。长平之战,秦赵双方兵力相当却对峙三年,赵国守将一直都是老将廉颇,直到最后才替换为赵括的。因为当时赵国的国力已经到了无法支撑的地步,到了必须要主动出击进行决战的时刻,而赵括也只是执行了赵国高层的决策罢了。赵军被围后,在断粮无援的情况下,竟然奇迹般支撑了四十六天才投降,也足见赵国士卒之勇武。而据史料记载,当时秦国每年的粮食产量,是赵国的三倍,武器和兵种配置也是诸国中最先进的。这或许才是赵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吧。另据史学家考证,整个战国时期,各国战争损耗的总兵力约为200万,而秦国参与并歼灭的总数竟达120万之多。这些数字的背后,浮现出来的是一个政治、军事、经济、综合国力都遥遥领先的强大帝国。秦国能统一六国也就不足为奇了。
由于篇幅原因,秦朝覆灭的原因,我们后面探讨。欢迎小伙伴们留言评论不同见解!
虎思国学网提示:
① 免责声明:本平台为非营利性质的公益网站,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旨在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学习与研究资源。国学经典内容仅供学术交流与个人学习之用。
② 为了营造一个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若您发现本平台上发布的国学内容与现行法律法规存在冲突,请及时向我们反馈。您的每一份监督都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与支持!
③ 若您在浏览过程中发现文章存在错误信息,欢迎通过短信方式告知我们。我们承诺会即刻采取行动,进行核实并更正。
④ 我们鼓励用户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和阅读国学书籍,如各大书店及官方在线平台。若发现本平台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一经核实,我们将立即下架相关作品,尊重并保护版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