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靖难之役”前后进行了三年,国力会遭到很大的消耗,经济民生都会遭到严重破坏。可朱棣为什么还能在他即位后开创出超出康乾的“永乐盛世”呢?
首先,古代战争都是冷兵器之间的战争,并不象现代战争,如二战时那样大的破坏力,用轰炸机、火炮瞬间就能把房屋、桥梁等工农业设施炸成一片废墟。再说战争都是在北方河北和山东一代进行的,长江以南以及中西部也没有遭到多少损失,朱棣是得到南京防守空虚的情报后采用长途突袭的方式渡过长江直捣南京的。因此战争虽然打了三年,国民经济仍未能伤筋动骨。
而朱棣在历史上还算是一个比较有能力的皇帝。无论是文治还是武功,并不比他爹朱元璋逊色。如果仅靠朱元璋给他留下的那些家底,他也只能坐吃山空,根本开创不出他的永乐盛世来。
军事上开疆拓土,扫平元朝残余势力
朱棣即位后,无论是在经济、军事、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明朝建立后,北部蒙古的残余势力依然十分猖獗,不甘心被逐出中原,时常侵犯大明国境。
为了打击元朝的残余势力,朱棣不但派武将远征大漠,有时还亲自带兵出征。经过五次北伐,扫清蒙古残余势力,把国界一直推进到內蒙古克什克腾旗、阴山山脉和贺兰山一带。东北直至黑龙江流域,并在西北设立地方行政机构“哈密卫”,在东北设置军事机构“奴尔干都司,”控制了东北和西北地区。接着,他又把都城从南京迁到了北平,并疏通京杭大运河,开展漕运。从此,北平成了全国的政治中心。
在经济上,大力发展农业和手工业,及时赈灾
朱棣对地方官吏的要求十分严格,要求他们必须时常下去体察民情,随时向朝廷反应民众的疾苦,遇到灾情,地方官员要及时赈灾,如有瞒报、慌报,一律治罪。朱棣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共发生水、旱、蝗及瘟疫灾害二百多起,大部分都能得到朝廷的及时救济。
外交上,派官员出使西域,加强贸易往来
朱棣在位期间,多次派官员出使西域,加强与各国的政治、贸易往来,巩固明朝的统一和发展。派郑和率官兵、船员两万七千余人组成的舰队,乘船六十二艘,携带大量的金银财宝,从苏州出发,途经越南、印尼、穿过马六甲,再从印度西岸返回,途经三十多个国家,最远直达非洲东岸的麦加,不仅创造了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航海之举,同时也向世界宣示了大明的武威。
在文化上,为了保存更多的史书典籍,命解缙、姚广孝、王景、邹辑等人纂修大型图书《永乐大典》。《永乐大典》所收录的图书均未进行任何删减,是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也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但也有学者认为,真正的《永乐大典》已在万历年间遗失。
永乐在位期间,威德四海,四方臣服,能创造出一代盛世,这与他本人所具备的雄才大略不无关系。二十多年里,朱棣励精图治,发展经济,实现天下大治,拓展海外交流,宣扬了大明国威,维护了明朝的统治,推动了国家的统一和发展,因此才被称为“永乐盛世。”
下面的图是靖难之役的示意图,我们可以从中看出靖难之役的主战场在北方,南京至北平一带。因此,南方地区的经济和环境并没有遭受到破坏。这样一来,江南的富裕地区该发展的发展,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其次,朱棣是个有雄才大略的君主,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反正他是想重振明朝的雄风,恢复国家的经济的。所以,朱棣在夺得皇位后,善用人才,实施了很多利民的政策,以此来恢复战乱后的经济。
而且,朱棣在位期间,把京师从南京迁到北平,并且带去了很多富户,对振兴北方地区的经济是有一定的帮助。
这样一来,朱棣顺利把明朝从战乱的低迷中拉了出来,在朱元璋等人创建的基础上开创了永乐盛世,此时的明朝经济繁荣,军事强大,贸易繁荣,影响力大。但是,盛世是指中国历史上社会发展中一些特定的阶段,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繁荣昌盛,过后必定是一个低落期。
【end】我是十点乌托邦!
虎思国学网提示:
① 免责声明:本平台为非营利性质的公益网站,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旨在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学习与研究资源。国学经典内容仅供学术交流与个人学习之用。
② 为了营造一个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若您发现本平台上发布的国学内容与现行法律法规存在冲突,请及时向我们反馈。您的每一份监督都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与支持!
③ 若您在浏览过程中发现文章存在错误信息,欢迎通过短信方式告知我们。我们承诺会即刻采取行动,进行核实并更正。
④ 我们鼓励用户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和阅读国学书籍,如各大书店及官方在线平台。若发现本平台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一经核实,我们将立即下架相关作品,尊重并保护版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