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匈奴,老百姓死了十分之三,畜产只剩下一半,国家已经奄奄一息了。它的附属国纷纷解散,不再受它约束。之后,汉朝再派三千骑兵进匈奴,抓了几千名俘虏,他们连吱都不敢吱一声。匈奴彻底衰弱了。
这个胜利,天气帮了很大的忙。也许,包括汉朝朝廷,包括解忧公主,他们都不会想到一次自救竟然摧毁了多年来的肘腋之患的有生力量。
以往,我们很少注意到,除了政治斗争、武力征服、文明不平衡的内在趋动力能影响了历史的进程之外,气候也是其中看不见的推手。读《汉书•五行志》就会发现,西汉的气候无常,记载的雪、霜、冻等事件尤其多。
中原地区也就罢了,北边的匈奴等游牧民族比较悲惨了,草也不长了,牛羊也大批冻死了,水草不济,只能南下,靠虏掠边疆为生。所以西汉的边患才那么严重。东汉气候相对温暖,边患问题就少得多了。
如今,早有学者证明过,历史上异族入侵严重的时期,基本上都与气候异常有关。比如汉朝过后的“五胡乱华”,正是中古的大寒冷时间,导致北方族群为躲避寒冷纷纷南侵;唐朝温暖湿润,没有多大的边患危机;宋代就转入寒冷期,结果辽、金、西夏、蒙古都总想入侵中原,或至少抢点贡品。
气候变化影响人类历史的发展,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历史研究者的重视了。如果加上每个朝代覆灭之前,都必然发生过的水灾旱灾和其他自然灾难的话,简直可以说,气候塑造了我们的一半历史。这就是传说中的“天灾和人祸在竞赛”。
当然,本来生活得舒舒坦坦的解忧公主,去到那种苦寒之地,辅佐肥王(一听就知道这位王长相不敢恭维)支撑着这个小国,亦居功甚伟。然而仗虽然打赢了,解忧的故事并没有结束。她的后半生仍然在乌孙的各种叛乱和内斗中挣扎和停调。在解忧的两个儿子都死了之后,解忧回到了长安。这时候,她已经七十岁了。
解忧公主是一名政治家,能够周旋于乌孙、汉、匈奴之间,为乌孙和汉朝都争取到利益,并大大削弱了强敌匈奴,十万大军都未必能做到的事,她意外地办成了。—— 当然,那是天假其便,匈奴进军乌孙就像德军开进斯大林格勒一样,沾了天气的光。
可惜的是,历史上的女政治家,最大武器永远是身体和性。她们必须通过与男性威权建立性的联系,才有发挥作用的一丝可能;否则,哪怕是公主,连站在舞台上的机会都没有。文/侯虹斌
虎思国学网提示:
① 免责声明:本平台为非营利性质的公益网站,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旨在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学习与研究资源。国学经典内容仅供学术交流与个人学习之用。
② 为了营造一个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若您发现本平台上发布的国学内容与现行法律法规存在冲突,请及时向我们反馈。您的每一份监督都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与支持!
③ 若您在浏览过程中发现文章存在错误信息,欢迎通过短信方式告知我们。我们承诺会即刻采取行动,进行核实并更正。
④ 我们鼓励用户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和阅读国学书籍,如各大书店及官方在线平台。若发现本平台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一经核实,我们将立即下架相关作品,尊重并保护版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