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简介
2024-05-22 虎思国学网 阅读 12
步入21世纪,科技发展尤为迅速,生活也越来越智能,人们也越来越相信科学。除了古时候流传下来的文化习俗,几乎已经没有什么人迷信。说道迷信在几千年前的汉朝尤为流行,到了东汉全国上下更加盛行“谶纬之学”,但除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王充,如果要问我谁是历史上第一个反神学说的人,那个就是王充。
王充简介
王充(27——约97),字任壬,会稽上虞人,他的祖先从魏郡元城迁徙到元称。王充年少是就成了孤儿,乡里人都称赞他孝顺。后来到京城,到太学(中央最高学府)里学习,拜扶风(地名)人班彪为师。喜欢博览群书但是不死记章句。家里穷没有书,经常去逛洛阳集市上的书店,阅读那里所卖的书,看一边就能够背诵,于是精通了百家之言。后来回到乡里,住在家里教书。会稽郡征聘他为功曹(官职名),因为多次和上级争论,和上级不合而辞职离开。
王充擅长辩论,开始的话好像很诡异,最后却又实在的结论。他认为庸俗的读书人做学问,大多都失去儒家了本质,于是闭门思考,谢绝一切庆贺、吊丧等礼节,窗户、墙壁都放着刀和笔。写作了《论衡》八十五篇,二十多万字,解释万物的异同,纠正了当时人们疑惑的地方。
刺史(官职名)董勤征聘他为从事(官职名),改任治中(官职名),自己辞职回家。他的朋友同郡人谢夷吾上书推荐王充有才学,汉肃宗特地下诏派遣公车(朝廷征聘贤人特定的车马)去征聘他,因为得病没有去。当时年近七十,体力和脑里都衰弱了,于是写作了《养性书》十六篇,倡导节制欲望,守住原神。永元(汉和帝年号)年间,病死在家中。
作为东汉批判思潮的一部分,王充是一个端,其批判精神影响到整个社会。这一方面表现在,张衡等人对谶纬神学的厌弃,建议统治者禁绝谶纬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