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3-6月是双角犀鸟的繁殖期,巢大多是选择森林中的菩提树等高大乔木上的天然树洞,对其进行加工和修整而成。
这种树洞又大又宽,离地面也很高。每窝产卵通常为2枚,少数为1枚或3枚。卵刚产出时为纯白色,以后变为淡皮黄色或皮黄褐色。卵呈卵圆形,大小为60-72毫米×42-50毫米。
雌鸟承担孵卵,孵化期大约为31天,雏鸟为晚成性。雌鸟在孵卵期间用自己吃剩下的食物残渣和粪便混合后堆积在洞口,将洞口封闭缩小,同时雄鸟也在外面用它的大嘴衔泥,并混合果实、种子和木屑将洞口封闭,仅留一个小孔让雌鸟嘴端能够伸出。
雌鸟在洞中孵卵、育雏,既安全,又舒适,不怕风吹日晒,还有利于保护雏鸟免遭蛇类、猴类和猛禽等的威胁和侵害。雌鸟和雏鸟排便时,把肛门对准洞口,直接喷射出去,雌鸟还不时地用嘴将洞内的污物清除出洞口,以保持洞内的清洁。
雌鸟在雏鸟孵出后还要进行一次彻底的换羽,这时几乎没有飞翔的能力,换羽之后,便将洞口的封闭物啄破,与长大的雏鸟一起飞出来。整个孵卵、育雏期间的食物,全由雄鸟供给。
为了使雌鸟和雏鸟都能得到充足的食物,雄鸟必须一次又一次地飞到外面觅食。这时,雄鸟还会将自己砂胃中的一层壁膜脱落下来,吐出体外,形成一个薄囊,它就用这个薄囊临时贮存觅到的浆果、坚果等食物,带回巢中。
如果雌鸟没有伸出嘴来迎候,雄鸟便用嘴轻轻地敲打树干,通知雌鸟取食。因此,到繁殖期结束的时候雌鸟和雏鸟都长得很肥胖,而雄鸟却累得精疲力尽,非常消瘦。雌鸟在洞中身体弄得很脏,但出洞之前要换新羽,所以如果提前出来,它几乎没有飞翔能力。
原产地:不丹、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泰国、越南。
引入:新加坡。旅鸟:孟加拉国。
中国仅分布于云南南部西双版纳。
双角犀鸟已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编入红皮书易危物种名录。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
虽然该物种分布范围较广,但它发生的密度低,是块状分布。适度数量少,并有可能在其分布范围内迅速不断下降,因此被列为近危。在中国数量稀少,已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虎思国学网提示:
① 免责声明:本平台为非营利性质的公益网站,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旨在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学习与研究资源。国学经典内容仅供学术交流与个人学习之用。
② 为了营造一个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若您发现本平台上发布的国学内容与现行法律法规存在冲突,请及时向我们反馈。您的每一份监督都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与支持!
③ 若您在浏览过程中发现文章存在错误信息,欢迎通过短信方式告知我们。我们承诺会即刻采取行动,进行核实并更正。
④ 我们鼓励用户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和阅读国学书籍,如各大书店及官方在线平台。若发现本平台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一经核实,我们将立即下架相关作品,尊重并保护版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